>>> 经济学
搜索结果: 61-75 共查到工业化相关记录145条 . 查询时间(0.575 秒)
2010年1月9-10日,“中日工业化进程比较”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式在河南大学金明校区举行,河南大学党委书记关爱和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副所长、河南大学日本研究所所长高洪教授,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喻新安研究员,日本九州大学亚洲研究中心主任大野俊教授,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代表黄海存女士,日本专修大学名誉教授、河南大学日本研究所客座教授加藤幸三郎教授等领导、嘉宾、代表出席。关爱和教授简要介绍了...
工业化城镇化需要相应的农村市场、轻工原料、粮食安全、副食品供应和相应素质劳动力的四大需求。目前,我省却面对的是三种状态并存的农业,据今年二月91县的网络专题调查资料:原始农业耕地面积占7.64%、覆盖农业人口占7.81%;传统农业耕地面积占69.29%、覆盖农业人口占62.42%;现代农业耕地面积占23.07%、覆盖农业人口占29.77%。这样的农业基础显然是滞后于工业化滞后于城镇化的,与工业化城...
新型工业化的发展程度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陕西省渭南市是个农业大市,工业化进程相对缓慢,今年4月,市委、市政府做出了加快新型工业化的决定,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必将极大地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
通过对工业化模式的一般分析,结合西部地区要实现新型工业化的特殊性,提出了要根据西部地区的工业基础、资源禀赋、发展环境等方面条件,采取高新技术带动模式、点轴辐射模式、外部资本加西部资源模式、农业工业化模式,实现西部新型工业化的跨越式发展。
建国后,得益于我国推行的国家工业化政策,西部工业化取得了巨大成就;改革开放后,由于国家投资体制变革,东部地区出现了以“珠江三角洲模式”、“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为代表的多种工业化模式及相应的资本积累模式,而西部却遇到了资本积累的瓶颈,工业化进程减缓,致使东西部差距拉大;只有多途径、多方式筹集资金,切实解决西部工业化的资本供给问题,加速西部工业化进程,才能确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现有讨论新型工业化的文献,并没有给出具体到区域层面的产业整合、实现新型工业化的具体策略。而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对新型工业化的本质认识不够深刻。新型工业化并不等于优先发展某些高科技产业,并不是高科技产业足够多,新型工业化就建立起来了,真正的新型工业化是建立在各产业充分发展的基础之上的,是建立在资本要素充分积累基础上的真正的技术水平的提高,是由产业持续发展一步步推动起来的。
本文对我国工业化过程中的三种典型发展模式(珠江三角洲模式、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比较和分析,认为它们产生的背景、经济主体、运作机制各不相同,但是其迅速的发展,不仅推动了本地区的农村工业化和现代化,而且在相当时期内,成为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典范。这三种模式的产生与发展,既有客观的必然性,也不排除一定的偶然性。而包括制度环境、设施环境、资源环境在内的创新环境,是这几个区域发展能够不断成为...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深刻而丰富,范围极其广泛。国内理论界围绕新型工业化道路这一关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问题展开了广泛的讨论,主要包括,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及其特征;新型工业化与竞争力的提升;工业化、新型工业化模式的比较;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本途径。
目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已经超过警戒线。城乡差距拉大既是工业化进程中的普遍现象,又是我国市场发育不成熟的结果,还与长期以来的政策偏好有关。相比较而言,我国中西部城乡差距拉大问题更为突出。改革开放前后形成农村贫困的主要原因已经发生改变,由政策性贫困转变为系统性贫困。应采取有力措施缩小城乡差距。
中国工业化60年的经验与启示     中国  工业化  60年  经验  启示       2010/6/24
工业化是一国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新中国60年,不断解放思想,奋力实现变革,为的是摆脱“一穷二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使全国人民享受小康社会的富足和福利。而这一国家和民族振兴过程的关键环节就是实现工业化。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经过60年来特别是近30多年的努力,我国工业迅速发展,推动我国从“落后国家”变为“经济大国”,从“贫穷国家”变为全世界拥有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从国际自由贸易的被动接受国变为积...
本文简要回顾了巴西工业化发展历程,着重分析了在这一过程中,巴西如何处理工业化、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及由此带来的后果。研究发现,巴西在工业化发展中曾经长期采取扶工抑农政策,结果造成工农发展失衡,城市化畸形发展等一系列严重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反过来又阻碍了巴西工业乃至整个经济的发展,最终导致巴西陷入“拉美陷阱”。巴西的经验教训,为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应当如何处理工业化、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提供...
经济体制转轨是资源配置方式的根本改变,它直接影响资源在工农业之间、城乡之间的分配与流动,从而影响工农关系与城乡关系。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基础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为城乡关系协调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工业化的本质,应融入一特定时代背景中,使之与时代要求紧密结合。目前较为成熟的工业化理论大都是建立在发达国家工业化实践基础之上。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确定,是在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所带来的新的国际产业分工大背景下,建立在对传统工业化深刻反思之上,它应是开放的,并将信息化渗透于各产业发展中,以科技发展的强力支撑,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工业化是经济现代化过程中一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必经阶段。广西作为中国西部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其工业化的发展是整个国家工业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央西部开发战略的实施,面对中国已经加入WTO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加快广西工业化的发展速度,尽快地赶上全国工业化发展的步伐,实现本地区经济的腾飞,实在是当前必须正视和需要认真研究的重大课题。
农业机械化是改造中国传统农业的根本途径。在工业化的理论框架内,本文运用发展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围绕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性、农业机械化的适用条件、农业机械化的实现途径以及步骤等几个问题,对中国近代农业机械化思想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并对中国当前的农业机械化提出了政策建议。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