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 >>> 理论经济学 >>>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 比较经济学 经济地理学 发展经济学 生产力经济学 经济思想史 经济史 世界经济史 中国经济史 经济史其他学科 国民经济学 管理经济学 数量经济学 技术经济学 生态经济学 城市经济学 资源经济学 环境经济学 物资经济学 信息经济学 财政学 税务管理学 货币银行学 保险学 国防经济学 经济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61-66 共查到理论经济学 失业相关记录66条 . 查询时间(0.037 秒)
失业保险基金管理     失业保险  基金  管理       2007/7/11
失业保险是我国一项重大的社会政策,其实施必然要有失业保险基金这个物质基础,如何对失业保险基金进行管理是关系到我国失业保险制度能否有效发挥作用的关键环节,该文对失业保险基金管理所涉及的几个方面:基金的筹集、运用和支出等问题分别进行了探讨。
北京市政府2007年7月9日公布修改后的《北京市失业保险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并宣布开始施行。《规定》首次明确:失业保险金与最低工资标准脱钩。此举可避免失业保险金标准随着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而产生福利化倾向,促进失业人员积极再就业。
近年来,拉美国家的就业形势持续恶化,劳动者失业风险增大。在此背景下,一些学者、国际机构和拉美国家的政府开始关注失业保险问题,并就失业保险的设立提出一些建议和设想,一些国家还在实践上进行了初步探索和尝试。
记者从2007年6月14日召开的河北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07年,该省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将有三大举措,即:继续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困难和关闭破产企业参加医保工作有望年内启动,冬季取暖期间为失业人员增发本人失业保险金20%的补贴。
失业保险在保障失业者基本生活的同时,对失业者的再就业行为会产生重要影响,主流的理论与观点认为,高水平的失业保险会降低失业者再就业的努力强度,延长失业持续期。西方学者根据西方各国失业保险制度与劳动力市场的实际特点,对失业保险与再就业间的关系进行了许多有价值的理论和经验研究。该文从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两大方面对西方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和评价,并分析了对我国失业保险的再就业效应研究的启示。
该文首先论述了失业保障制度在治理失业中的积极作用,认为它虽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周期性失业问题,但却是反失业政策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反失业的“稳定器”和“安全网”;接着通过一个社会福利博弈模型阐述了过高的失业保障水平对解决失业问题的负面影响;最后对如何构建和完善失业保障制度提出了一些初步设想。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