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 >>> 理论经济学 >>> 货币银行学 >>> 金融史、银行史 >>>
搜索结果: 106-120 共查到金融史、银行史相关记录164条 . 查询时间(2.7 秒)
据统计,从国内市场整体融资结构来看,2003年国内金融机构新增贷款规模为3万亿元,占融资总量的85%,而同期股票、国债、企业债等直接融资的新增规模为5340亿元,只占融资总量的15%。从国内金融市场直接融资结构来看,2003年企业直接从股市和债券市场融资仅占直接融资发行量的13.7%,而政府融资占86.3%。之后的两年中,这种结构也没有改观。2003年初,短...
银行改革要确保国家金融安全          2007/8/1
3月14日上午,温总理在中外记者招待会上强调,在银行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坚持两条原则:第一,就是国家绝对控股,从而保持对经济命脉的控制权,防范金融风险。第二,加强对改革全过程的管理,完善内控机制和监管体系,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可以说,去年发生的甚嚣尘上的国有银行股权贱卖之争至此有了一个定论。国家绝对控股意味着,在坚持对外开放的同时必须关注国家金融安全问题。看来...
目前,金融体制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改革的深化进程。一方面,各种矛盾和问题集中暴露出来,而且极为激烈;另一方面,对于改革的一些基本问题却缺乏充分的理论研究和足够的认识。这已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改革在目标、方式和次序上的错乱,也孕育了新的风险源。 长期以来,学界认定,与其它发展中国家一样,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制度缺口而不仅仅是资金缺口上...
中国的银行业正在急速向外资开放,其范围之广、规模之大、程度之深,均堪称前所未有,为全球所瞩目。金融机构力推大举对外转让股权、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改革路径,其主要动因在于:认为引入外资可以完善国内金融机构的法人治理结构,提高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水平,控制和减少不良资产。 简单来讲,引进外资背后的金融改革指导思想是:以股权换制度,以股权换技术,以股权换信用文化。...
金融改革路径的一个逻辑悖论          2007/8/1
中国的银行业正在急速向外资开放,其范围之广、规模之大、程度之深,均堪称前所未有,为全球所瞩目。金融机构力推大举对外转让股权、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改革路径,其主要动因在于:认为引入外资可以完善国内金融机构的法人治理结构,提高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水平,控制和减少不良资产。 简单来讲,引进外资背后的金融改革指导思想是:以股权换制度,以股权换技术,以股权换信用文化。...
国有银行贱卖和国家金融安全的争论声一浪高过一浪,这一场争论已公开蔓延到监管部门高层的层面。而在金融业界和学术界,这场争论早已沸沸扬扬。  前些天建行董事长郭树清回应“贱卖”论答曰:“建行的投资亮点之一就是有国际著名金融机构加盟。战略投资者会改善公司治理,会带来技术支持,会与我们一起来共同面对未来的市场风险,这些都是无形资产性质的收益。所以转让价格,也大大高...
《上海证券报》消息,"金融生态确实是我们在推进金融改革与发展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昨日在"2005中国金融论坛"演讲时表示,要实现金融稳定、防范金融风险,不能单打一,强调金融机构自身改革是最重要的,但不能把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这方面,而忽视了外部环境。反过来,在强调金融外部生态环境的同时,也不是说一切都由外部环境来决定。 周...
《上海证券报》记者乐嘉春报道,金融改革是今年我国经济改革的重头戏之一。今年以来,我国政府明显加快了对金融体制的改革力度,如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及银行业改革等,并且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由此为我国金融业平稳健康发展提供了体制保障。那么,今年以来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在哪些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呢? 银行业改革成效显著。银行业改革可以分为几个层次:一是国...
最近,国内的金融改革如火如荼,无论是银行改革,还是证券市场改革与保险市场改革都是如此。在这些改革的过程中,分立政策的影响不容忽视,本文将借助日本、韩国及台湾地区之经验教训对其作一点分析。 所谓分立政策就是指一国的某一公共政策在政策辩论、政策合法化以及立法过程中,不同的群体、部门以及政党之间在立场与政策主张、政策认知、政策工具选择等方面呈现严重的对立局面。正...
《上海证券报》消息,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昨晚在中国资本市场论坛上发表演讲时提出,金融机构的微观机制改革对资本市场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必须通过金融机构微观机制改革,确立正确的市场基础,完善制度建设,从而推动中国资本市场的快速健康发展。 周小川指出,资本市场必须要靠金融机构的参与和提供服务,它们是市场活动的重要主体,而且众多的金融机构也是上市公司。过去中国的...
最近,国内的金融改革如火如荼,无论是银行改革,还是证券市场改革与保险市场改革都是如此。在这些改革的过程中,分立政策的影响不容忽视,本文将借助日本、韩国及台湾地区之经验教训对其作一点分析。 所谓分立政策就是指一国的某一公共政策在政策辩论、政策合法化以及立法过程中,不同的群体、部门以及政党之间在立场与政策主张、政策认知、政策工具选择等方面呈现严重的对立局面。正如...
相对于经济发展的成就而言,中国金融业发展极为滞后,股市背道而驰,银行不良资产居高不下,金融压抑极为明显,从而严重影响了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阻碍了经济效益的提高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因此中国金融改革迫在眉睫。但是,由于金融的内生脆弱性和制度的路径依赖,在金融压抑与金融深化改革之间,我们面临着两难抉择。 我国金融压抑的主要表现为:整个社会过多地依赖于间接融资,间...
国家开发银行在未来金融体系、金融改革中的定位和发展战略
《上海证券报》消息,8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通知扩大外汇指定银行对客户远期结售汇业务和开办人民币与外币掉期业务;8月10日,央行发布通知首次提出开办银行间远期外汇交易,并将在远期交易中率先引入询价交易方式。此外,央行还扩大了即期外汇市场交易主体。8月11日,银监会表示将在中国建立货币经纪制度。 该如何看待金融创新产品不断推出,记者邀请了中国社会科学院金...
财务重组是银行上市的前提 6月13日,中国交通银行在香港公开招股,预计本月23日在香港交易所挂牌上市。由此,交行将成为第一家在境外上市的内地银行。从公众对交行招股第一天的反应来看,交行在香港成功上市已经唾手可得。而且,交行的成功也预示着中国其他银行将陆续走出国门,走向国际。 当然,我们这里更关心的是交行上市成功后,其他国有银行如何来步其后尘,如何来走出国有银...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