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学
搜索结果: 16-30 共查到知识要闻 系相关记录58条 . 查询时间(0.817 秒)
2022年4月15日,2021年“全国本科院校纳税风险管控案例大赛”总决赛正式举行。本届全国本科院校纳税风险管控案例大赛由国家税务总局纳税服务司、教育部高等学校财政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财经教育分会指导举办,由中国注册税务师协会主办,浙江财经大学与浙江省注册税务师协会承办,是目前全国本科院校参与人数最多、范围最广、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财政学类专业赛事,自启动以来就受到广泛关注...
地缘政治和美联储政策走向是近期主导市场的两件大事,受此影响,近期市场在避险、追逐风险这两种模式间切换。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系教授陆毅近期接受国际顶级期刊American Economic Journal:Economic Policy编辑部的邀请,成为该期刊编委会成员(Board of Editors),任期三年。
近日,窑街煤电集团有限公司致信甘肃能源监管办,感谢指导协调解决发电权转让交易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表示甘肃办的工作“充分体现了心系企业、履职尽责、务实高效、担当作为的为民情怀。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国家能源提升能源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新能源消纳利用能力和引领低碳绿色发展的责任担当。”
2021年10月,在中国经济史学会第八届年会上,中国经济史学会进行了换届选举,组成了第八届理事会,厦门大学历史系郑学檬教授当选名誉会长,陈支平教授为学会顾问,林枫教授当选为副会长兼中国古代经济史专业委员会主任,钞晓鸿教授当选中国古代经济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王日根、张侃、徐东升、水海刚等教授当选为理事。中国经济史学会(Chinese Economic History Society,简称“CEHS”...
2021年5月15日上午,第六届全国高校国际贸易学科协作组青年论坛暨2021年国际经贸博士生论坛在厦门大学开幕,会议由全国高校国际贸易学科协作组青年论坛秘书处、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厦门大学王亚南经济研究院主办,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厦门大学中国高质量发展研究院承办,福建省对外经济贸易学会协办。
韩国磐先生是厦门大学历史系魏晋隋唐史学科和中国经济史学科的奠基人之一,也是中国第一个专门史(经济史)国家重点学科的主要奠基人和学科带头人。他为历史系中国古代史教学科研做出了杰出贡献,培养了众多优秀的人才,其学术影响也惠及了一代又一代青年学者。传承有序,影响深远。由慈善人士发心筹集善款,历史系专门成立了以韩先生名字命名的“韩国磐史学基金”,用以支持历史系中古史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值此百年校庆之际,历史...
费孝通是同时代中对城乡关系研究最具影响力的学者。如果说学界对费孝通所提出的“差序格局”概念比较熟悉,那么对“相成相克”则比较陌生,更缺乏具有学术意义的专门研究。时至今日,距离费孝通当年的调查、研究和阐释已经过去七八十年了,但中国城乡关系的问题并没有消逝,“相成相克”的内在张力依然延续。如何处理好城乡关系,如何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依然是中国社会经济建设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费孝通是同时代中对城乡关系研究最具影响力的学者。如果说学界对费孝通所提出的“差序格局”概念比较熟悉,那么对“相成相克”则比较陌生,更缺乏具有学术意义的专门研究。时至今日,距离费孝通当年的调查、研究和阐释已经过去七八十年了,但中国城乡关系的问题并没有消逝,“相成相克”的内在张力依然延续。如何处理好城乡关系,如何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依然是中国社会经济建设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2020年9月4日,清华大学化工系朱兵教授课题组和荷兰莱顿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阿诺德·图克(Arnold Tukker)教授课题组等研究团队合作在国家以下尺度环境拓展的投入产出模型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贸易全球化背景下,环境拓展的投入产出(EE-IO)模型逐渐成为评估区域环境压力(如物质足迹、碳足迹、水足迹等)、追踪区域间环境影响隐含转移的有效工具。近年来,EE-IO模型不断发展,逐步从国家尺度的评估...
2020年6月3日,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关大博教授研究组联合国内外多所研究机构在《自然·人类行为》(Nature Human Behaviour)合作发表题为“全球疫情控制政策对经济影响的评估”(Global supply-chain effects of COVID-19 control measures)的研究论文。此论文是全球首篇经过同行评议发表的针对疫情控制措施对全球产业链的影响评价的研...
近日,南方科技大学金融系助理教授赖舒芳联合撰写的论文以“East, West, Home’s Best: Do Local CEOs Behave Less Myopically? ”为题在国际顶级会计期刊The Accounting Review发表。文章一经发表,便被多家专业权威媒体如CPA Practice Advisor及CFO.com等争相报道。
近日,经济学院金融系2016级博士生宁博作为第一作者与经济学院金融系潘越教授,以及管理学院财务学系2017级博士生蒋敏合作的论文“婚姻、家庭与公司金融研究进展”在《经济学动态》2020年第1期正式刊出。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国贸系张萃老师(独立作者)的题为“外来人力资本、文化多样性与中国城市创新”的学术论文发表在《世界经济》2019年第11期。
近年来,能源与气候变化成为备受关注的国际问题。当前气候减排的途径包括使用碳税,其主要机制是提高化石能源的使用成本,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耗,目标是实现能源系统整体碳强度(carbon intensity)的下降,但伴随巨大的经济损失和GDP下降。本研究强调了碳税减排的另外一种机制,即当能源使用成本增加时,会诱导技术创新来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不仅可降低碳强度,可同时促进GDP增长,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以...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