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 >>> 理论经济学 >>> 财政学 >>> 财政管理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库 财政管理学 农业相关记录20条 . 查询时间(4.812 秒)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而流入地政府的财政负担是市民化进程中面临的一大障碍。流入地政府需要增加额外的财政支出以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这必然会对现有的财政收支结构造成一定影响,由此带来较大的财政成本,造成一定的财政负担。但随着相关配套制度及设施的逐步完善,市民化的积极意义会日益凸显,对流入地政府的财政负担也会逐渐减轻,最终有利于流入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流入地政府应以积极包容的态度做好...
我国在总体上已经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不断加大对农业的补贴支持力度是今后的基本趋向。但目前我国仍然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人均GDP刚刚迈过3000美元,国家财力十分有限,加之从现在起到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全面用直接补贴替代价格支持措施的条件和时机还不成熟。本文建议认真研究和借鉴发达国家农业补贴政策的历史经验,抓紧建立和完善适合我国国情,以保供给促增收为目标,以价格支持为基础、直接补贴为主体...
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党和政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又一个重大战略部署。以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实现农业现代化为基础,以推进新型城市化和新型工业化为核心,这是当下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不二选择。为此,本文从建设现代农业是构建“两型社会”的基础这一视角,从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增长的机理分析入手,紧扣湖南实际,致力于探索财政推进湖南...
农业补贴政策是各国家和地区普遍采取的旨在保护和发展农业的重要政策。河北省农业补贴政策成效显著,但还存在很多问题,迫切需要调整农业补贴政策和采取相关措施,使“补贴”真正起到加快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作用。
对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财政支农政策的经验进行梳理和归纳,虽然国情不同,他国 做法仍可以为完善我国的财政农业支出政策提供有益的经验及启示。
农业财政政策是国家财政政策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财力保障。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农业财政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对于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推进“三农”发展,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回顾总结我国农业财政政策发展历程和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未来农业财政政策调整的思路和建议。
取消农业税减轻了农民负担, 但给乡镇财政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摆脱这种困境, 维持乡镇财政的正常运转并发挥其职能, 已经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实际调查的基础上, 提出甘谷县乡镇财政增收的对策: 发展经济, 培植财源; 精简机构, 削减冗员, 减轻财政负担;完善财政体制; 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加大转移支付力度; 用改革的办法化解镇村债务。
1994年实行“ 分税制”改革之后,处在最基层的一些县、乡也相继建立与“ 分税制”相适应的财政管理体制,为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推进农村经济建设发挥了积极而重要的财政保障作用。但随着农村税费制度改革的不断深人, 以及农业乡镇财政逐步减收的新形势, 山区农业县的“ 分税制”便暴露出许多体制缺陷, 制约着其应有作用的发挥。在山区农业县终止乡镇财政“ 分税制”势在必行。笔者通过对贵州省余庆县乡镇...
农业是成本高、风险大、收益低的弱质产业。为发展农业, 保证农产品供需平衡, 世界各国都对农业采取了不同的保护和支持政策。研究发现, 主要发达国家普遍建立了农业贷款贴息制度, 运用财政资金撬动商业信贷资金, 较好地解决了农业生产资金不足问题。
1.2004年陕西实现GDP为2883.51亿元,居于全国内陆31个省市的第22位,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居于比较低的位置,加快经济发展是地方政府的工作中心。建立在孱弱经济基础上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战略以及支配型的市管县行政体制诱导极其有限的资源过度配置于中心城市,客观上抑制了县乡经济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作为中央对农民“多予、少取、放活”政策的具体体现,2004年3月,中央政府在农村税费制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宣布将分五年时间,逐步降低直至最终取消农业税。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到05年4月,全国已有27个省区市、约7.5亿的农民告别了农业税,在全国全部免征农业税的目标,也将因此于06年提前实现。
实现和保障城乡一体的农村社会福利发展,加强公共财政对现代农业投入是发达国家的基本经验。上海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社会福利事业和农业投入的重点应当是加强城乡一体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在财权与事权相匹配前提下,建立科学的市、区(县)、镇三级公共财政支农体系。
“十一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时期。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正处于一个新的战略机遇期,既面临“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重大政策机遇,又面临资源、市场约束增强和体制性问题凸现的严峻挑战,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农业的重要性及其特殊性决定了政府必须对农业予以支持与保护,政府财政对农业投资是农业支持与保护的重要措施之一。西方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完成后开始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即向农业回报阶段。财政对农业的补贴和投入逐步加大。本文通过对我国农业投资份额的变动趋势同世界农业投资份额变动规律的比较,结合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环境,系统总结了国外财政农业投入经验对我国的启示与借鉴。
本文选取我国西部各省市区1999-2003年的面板数据,利用生产函数框架就财政支农支出对西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贡献度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地方财政支农支出有利于农业经济增长,其产出弹性系数为0.06。进一步考察发现,各省市区农业投入要素的贡献率不同,可据此将西部各省市区农业经济增长类型分为三类。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