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 >>> 理论经济学 >>> 经济史 >>>
搜索结果: 106-120 共查到知识库 经济史相关记录1039条 . 查询时间(3.874 秒)
从经济全球化制度的角度探讨了制度缺陷的相关问题,对制度本身的缺陷和整合性缺陷进行了论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制度缺陷的治理构想,通过宏观微观的协调和调整、功能对制度的促进和发展科学技术等几个方面提出了治理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指出中国社会出现了一股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思潮,他们肆意贬损共和国前29年的历史,否定毛泽东领导中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光辉成就。他们对前29年的历史前后扣上4个“经济崩溃”的帽子。一是说1953-1957年的“三大改造”搞早了搞错了搞糟了,其“结果是:国民经济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二是说1958年“大跃进”,“使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三是说1966年发动的...
从激励因素和约束因素两个方面来解释我国园区经济发展。即园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很多,有政府、社会经济环境、产出和园区内管理服务等方面的激励因素;也包括资源有限性、管理运作人才欠缺、政策体系不完善等多方面的约束因素。
论述了县域经济的概念以及研究意义,并以湖北省大冶市近年来经济发展的成就说明其县域经济的特点以及经验,最终提出对县域经济发展的相关建议。
尽快改变落后面貌、努力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发展差距,是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在艰难的经济赶超历程中,随着条件的变化,我国的经济赶超战略也几经变迁。几十年的经济赶超,既取得了辉煌成就,也存在着严重的问题。确立当代中国的发展思路,既要考虑经济赶超所必需的经济增长速度、体现自身优势的发展重点,也要考虑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坚持科学发展观,制定科学的赶超战略,是当代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产业融合虽然是近三十年才兴起的理论课题,但早在一百多年前,马克思以及马歇尔等经济学家就观察到了产业融合的某些端倪并进行了分析。发掘产业融合的这一思想源流,对于深化产业融合的理论研究,构建产业融合的一般分析框架,具有十分重要的启发意义。
借用博弈论的分析工具,解释在FDI 压力下一方面国内企业接受来自于跨国公司的技术外溢, 另一方面却有规律增加R&D 支出的现象. 研究首先以A&J (1988) 对称R&DP产品问题模型为基础,结合 现实情况建立非对称模型,通过对模型的分析,证明内生序贯博弈是双方的理性选择,并进一步分析解 释随着产业的演变,内生序贯博弈中双方的R&D 支出演变规律.
用开放复杂巨系统工程的方法,定性和定量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政府与市场结合以及专家与模型结合的方式,探讨了城市开发这一开放复杂巨系统演进的管理问题.根据对数据和模型的探讨, 结合其他城市开发建设的经验,提出了城市开发决策模型, 有力地解决了城市开发的时序评价和 决策问题,并且在淮南市山南新区的开发工作中得到应用.
 对中国沪深股市收益的统计分布特征和市场风险规律进行了定量比较研究. 分别采用稳定分 布、渐近帕累托分布和截断列维分布拟合中国股票市场收益统计分布,实证研究发现中国股市收益分布 的中间部分适合用稳定分布描述,分布的尾部适合用尾部指数大于2 的渐近帕累托分布描述,即是具有 尖峰厚尾特征的有限方差不对称分布. 揭示出中国股市中高收益事件比低收益事件发生的更为频繁,深 圳市场比上海市场的投资风险...
会计史研究三十年     会计史研究  总结分析  展望       2009/9/21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会计史研究有着长足的发展, 取得了一批高水平、为世界认可的研究成果, 开展了会计史教育, 形成了会计史研究的组织机构。但当前我国尚未形成完整的会计史学, 历史研究对现实的促进作用不够明显, 会计史研究人员亦较缺乏。我国会计史研究今后将朝着形成科学的会计史学, 突出近现代会计史研究的地位和采用现代历史研究方法的方向努力。
《大分流》的研究风格,不同于我们“政治经济学”色彩浓厚的“社会经济史”,呈现出的是经济史的“经济学化”,且有某种去“社会科学化”的隐喻。彭慕兰关于经济史应该循着经济自身的发展脉络,尊重经济发展自主性的思路,值得重视。但笔者认为: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既有《大分流》说的理论过剩的问题,但也有理论不足和理论偏颇的问题。我们没有必要割断重视制度分析的百年学术传统。总结数千年中国独特发展的经...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开始冲击全球实体经济,经济危机再次出现。经济危机出现的根源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从经济学角度出发,利用"马尔萨斯陷阱"学说和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分别从人口增长和国民收入的角度来看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并对目前经济危机的源头做了深入的分析,从而论证"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在于重大革命性技术未能适时出现并广泛应用"这一观点。
在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的时候,我们怀着极其崇敬的心情追忆我们的先辈在实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的所表现出来的革命首创精神。他们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来,社会变革极大,社会震荡极小,在社会和谐、人心稳定的环境中奠定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使我国胜利步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伟大创举。
中国的经济改革道路     中国  经济改革  道路       2009/9/9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中逐步形成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渐进式改革道路,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为全世界所瞩目。那么,中国渐进式改革道路的实质是什么呢?它有什么意义呢?它的发展前途是什么呢?借此机会我愿谈一谈对上述问题的看法。
世界历史尤其资本主义近代全球化和当代全球化的发展,往往采取对立、冲突和非和谐的形式,其理论表现是“李嘉图定律”即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是以牺牲某些阶级或阶层的利益为代价的规则。二战之后的西方国家,为此在某些观念、生产关系和具体政策上作了局部变革。难道中国转轨期社会主义社会也要受“李嘉图定律” 怪圈的桎梏,非要采取对立、冲突和非和谐的形式来追求这种异化型“发展”吗?本文解析以“李嘉图定律”...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