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学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产业转移相关记录20条 . 查询时间(0.117 秒)
2022年12月29日下午,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司以视频连线方式召开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创建专家评估论证会。地区司副司长李平同志主持会议,吉林省、内蒙古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负责同志分别介绍有关示范区总体方案,相关地市政府负责同志作交流发言。会议邀请中咨公司、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所和国土所、国家信息中心等单位专家参加评估论证。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司组织召开承接产业转移专家咨询会。会议由地区司副司长李平同志主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家信息中心、中咨公司有关专家参会并发言。与会专家围绕贯彻落实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关于推动产业转移的部署安排,就产业转移背景、规律、主要影响因素、当前国内外产业转移形势等问题进行了交流发言,并提出了推动有关地区做好新时期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的意见建议。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长江经济带建设,从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依托长江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到2016年《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印发;从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2018、2020年先后三次亲自主持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并作出重要部署,到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的颁布,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已成为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
西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因受限于自我经济基础与国家整体产业水平,导致来自于外资的项目投资胜于大规模的产业转移,进而陷入“产业转移陷阱”。结合产业链空间演化特征,单一产业链纵向延伸到一定程度时,会通过创新产业链而创造新的价值增长点,其主要表现为产业链的横向扩展。因此,西部地区未来应更多地结合区域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实现不同产业链区段的“接通”,即线性链接状态下的区域产业横向拓展;积极培育产业...
在对四次全球产业重新布局实践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产业重新布局的基本规律,重新审视全球产业重新布局背景下的中国产业转移的区域环境,并通过比较探讨了中国产业转移的区位选择问题。研究发现:中国内部和周边各国的劳动力工资水平和单位劳动成本差异明显,多地具备承接中国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劳动成本优势。但从区位环境综合评价角度看,包括非洲国家在内的某些国外经济体不适合承接中国大规模产业转移,中国东部地区的劳动密集...
本文首先建立了一个包含本地政府、外地厂商、本地厂商和消费者的动态完全信息博弈模型,通过求解其纳什均衡结果表明:产业转移对环境规制的负面影响取决于本地政府的腐败程度,腐败程度越高的地区,产业转移对环境规制的负面影响越显著;然后,利用1992-2014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对以上理论进行了验证,实证结果与理论模型的预期基本一致。因此,政府在政策制定时应注意到产业转移对环境规制的负面影响,即产业转移对环境规制...
日前,位于青岛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的新力通工业公司竣工投产,这是平度在高端装备制造业引进的重点项目之一。像新力通这样的高精尖项目,目前园区已落户20多家。平度市正努力打造青(岛)烟(台)潍(坊)联接地区中心城市,该市以新型工业化为引领 ,以重大项目引进建设为抓手 ,正在倾力打造500平方公里青岛北部最大先进制造业基地。
环境政策的地区差异往往导致高污染行业实际生产成本的地区差异,进而对区域产业转移和各地区的产业结构变动产生重要影响。一方面,工业部门整体的地区分布对环境政策差异并不敏感,欠发达地区降低环境政策门槛难以扩大自身的工业生产份额;另一方面,各地区工业产业结构对环境政策差异非常敏感,欠发达地区通过降低环境门槛以吸引工业企业的政策只会强烈地驱逐低污染的“清洁”行业,吸引大量高污染的“肮脏”行业,却无助于扩大当...
本文基于劳动报酬快速上涨的背景,首先讨论了中国制造业不同行业的劳动力成本在 三大地带之间的优势比较,我们发现20 世纪始东部地区在各个行业的劳动力成本方面具有 较大优势,可是近年来这种优势被中西部地区所赶超。也就是说,中西部地区在制造业大多 数行业比东部地区劳动力成本更具有优势,我们认为这一论证从侧面反映出东部地区看重劳 动力成本变动的企业需要产业转移的迫切性和可行性。在对产业转移进行实证...
进入21 世纪后, 国际产业转移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在新的世界经济形势下, 国际产业转移也呈现出新的特点, 多国家、多层级、多领域进行国际产业转移的趋势明显。我国与亚太地区地域邻近, 在产业梯度上具有很大的差异, 便于我国实施产业双向转移的战略。在亚太经合组织内部, 中国除了积极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以外, 更主要的是促进成员国之间的技术合作, 加强科技交流和技术转让, 并使其向组织化、制度化方向发展...
产业转移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最早是从国际角度开始的。刘易斯(1984)较早就注意到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国际转移现象,但没有提出比较完整的国际产业转移理论。普雷什维(1990)的“中心—外围论”分析了国际产业转移对发展中国家造成的不利影响,但对国际产业转移对发展中国家的积极作用认识不足。
综述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在理清产业配套模式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产业配套模式选择对产业转移的重要影响。根据产业链的方向,将广西省产业配套模式分为3类,即互补型、纵向型和网络型。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广西3类产业配套模式的优化措施。
战后,以美国为首的产业梯度转移格局,为全球经济的发展与升级,注入了强劲的动力。50年代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移,拉开了战后经济振兴的序幕;70年代装备产业和技术产业转移,使东南亚经济启动,于此迎来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90年代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则加剧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并形成了两极分化;一方面,发达国家将竞争力重心由生产制造转移到了创新、设计、市场营销、服务和制造业中高附加值环节,另一方面,...
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作为以发展制造业为中心的发达地区,与周边地区存在明显的经济梯度差异,存在区域产业梯度转移的现象,选择适合的产业转移模式可推进基地建设的发展。
随着各国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新兴工业国在产业升级的同时将原有传统产业转移到更低产业梯度的国家。同时,随着全球整体产业结构水平的升级,国际产业转移已不再局限于发达国家和发展国家之间,发达国家之间、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产业转移也并不少见。在产业移出国的行列中,既有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向外进行产业转移,也有韩国、新加坡等新兴工业国家的产业外移,中国、东盟等也纷纷加入到向外进行产业转移的行...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