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学
搜索结果: 61-75 共查到研究所相关记录1350条 . 查询时间(2.156 秒)
田力,男,1974年4月出生。河北大学管理学院,会计学硕士。现任天津社会科学院区域经济与城市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屠凤娜,女,1979年出生,河北理工大学产业经济学硕士。现任天津社会科学院海洋经济与港口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张新宇,男,1979年出生,南开大学法学硕士。现任天津社会科学院海洋经济与港口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石森昌,男,贵州黎平人。天津大学管理学博士,天津市宣传文化“五个一批”人才,现任天津社会科学院海洋经济与港口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许爱萍,女,1982年11月出生,管理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现为天津社会科学院数字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天津市科学学研究会理事、环渤海经济研究会会员。
陈滢,女,1973年出生,理学学士。现为天津社会科学院数字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吕静韦,女,1983年11月出生,管理学博士。现为天津社会科学院数字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自然资源是实现人类福祉和经济增长的物质基础,但其生产、消费和处置过程会对社会和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作为资源消耗和经济发展大国,了解中国物质材料生产、消费和处置规律不仅能为我国资源高效管理与可持续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支撑,同时也能为其他新兴经济体提供经验借鉴。
2023年来有研究发现,降水进入土壤后形成两个独立的水库,即用于补给地下水的移动水库和供给植物生长的结合水库,这种现象称为“生态水文隔离”(Ecohydrological separation)。该现象为水文模型模拟和水资源科学管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然而,中国亚热带地区不同类型森林中是否存在“生态水文隔离”现象仍不清楚。
2022年11月26日,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主编的《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评估研究报告》在第二届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论坛中发布。研究所副所长段学军研究员在会上对报告内容进行了全面解读,中国资源环境与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江苏省人民政府研究室原副主任沈和主持发布会。
2022年11月22日,由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和欧盟智库欧洲政策中心合办的第二届中欧二轨高级别视频对话会议在京召开,全国政协副主席刘奇葆、欧洲理事会前主席范龙佩出席会议并致辞。欧洲研究所冯仲平所长应邀参加会议并发言。
2022年11月14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李亚兵研究员团队开展了温度、降雨、辐射等年际气候资源变化对棉花产量影响的相关研究,结果发现气候资源变化可以分别解释我国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及西北内陆棉花产量波动的54.4%、58.1%和50%,且主要气候驱动因素不同。为缓解未来气候变化对棉花生产的影响,制定有效的农业种植管理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相关研究结果以“Climate variation exp...
华北地区是全球范围内水资源匮乏的典型区域之一,粮食种植结构调整直接影响我国水资源和粮食安全及农民收益。急需建立一套科学系统的方法,综合评价地下水压采、南水北调调水、粮食供给和农民收益增长等因素的互馈机制,形成多目标协同优化的区域种植结构可选方案,实现生态环境和农业经济协调发展,这也是未来地球(Future Earth)计划水资源和粮食纽带关系研究的方法性难题。
2022年11月9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李亚兵研究员团队开展了不同种植密度下棉花耗水量的相关研究,利用研究团队自主研发的5TE温湿度传感器埋置在土壤的各深度,根据传感器数据计算并量化不同土层的耗水,发现增加棉花种植密度可以显著增加中层和深层土壤的耗水量及各土层的水分利用率,进而调控棉花植株生长和产量形成的过程,并提出8.7株/m2是较为适宜的棉花种植密度。研究结果为探究棉花生产过程中各土层的...
我国每年产生大量的农林牧废弃生物资源(秸秆、枝条、牛粪等)。但长期以来,此类资源因无法得到合理利用,而成为重要的环境污染源。为此,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大型真菌种质资源与绿色发展专题攻关组以发展珍稀腐生型食用菌生产为目标,进行农林牧废弃生物资源清洁转化和高值利用研究,以期“变废为宝”,为该类资源的持续利用和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实践案例。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