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学
搜索结果: 91-105 共查到研究所相关记录1350条 . 查询时间(3.186 秒)
马翠萍,女,1983年7月,管理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土地经济研究室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土地经济与制度、资源环境。近五年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课题6项,参与完成国家级、省部级课题10余项。以第一作者在《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农村观察》《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中国软科学》等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参与著作、译作8部,提交内部报告10余篇。科研成果多...
近日,陕西省科技厅印发了《关于2021年度农业农村领域省级科技创新平台认定和评估结果的通知》,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建立的“洛南羊肚菌产业县域科技创新示范站”通过评估,被认定为省级县域科技创新试验示范站。
2022年7月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冯仲平研究员,受邀出席由清华大学主办、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协办的第十届世界和平论坛,并在当日下午举行的“融合小组:乌克兰危机与欧洲安全”中做主旨发言。该小组是此次世界和平论坛的第一场学术讨论,由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史志钦主持,参与嘉宾还包括法国国际与战略关系研究所创始所长博尼法斯(Pascal Boniface)、俄罗斯科学院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
檀学文研究员参加“全球发展倡议: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议程”专题论坛并做专题报告。
作为近海的主要初级生产者,大型海藻具有碳汇功能,全球大多数海洋国家已将加强大型海藻养殖或增加海藻场建设作为海洋增汇措施。鉴于海洋碳汇的本质是指碳能被长久地(百年以上)封存于海洋而与大气长期隔离,因此国际上普遍认可的大藻碳汇主要指海藻贡献的颗粒碳的沉积埋藏或向深海的碳输出等。直到近几年,科学家们才认识到大型海藻除具有以上两种形式的碳汇贡献外,还能贡献大量的惰性溶解有机碳(RDOC),即一种可在海水中...
厦门大学经济研究所1950年创办。由当时的校长、著名经济学家王亚南倡议和筹划,经教育部批准并直属教育部,是新中国诞生后在高校中建立的第一所,从1950 年到2010年,已有60年历史。王亚南校长兼任第一任所长、接任所长先后是胡体乾、袁镇岳、张来仪、胡培兆、陈其林,现任所长靳涛。曾任副所长的有谢佑权、葛家澍、罗季荣、钱伯海、邓子基、郑普青,胡刚,现任副所长柏培文。首任直属党支部书记赵松年,继任郑普青...
尹晓青,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林牧渔业经济学会理事,中国草学会经济与政策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等;中国林牧渔业经济学会理事;中国生态经济学会理事。
杜鑫,河南省驻马店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经济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发展经济学,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城乡发展一体化智库副秘书长,主持或参与多个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中央部委、地方政府委托项目,在《中国农村经济》《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出版个人专著三部,参与撰写《中国农村发展报告》《北京公共服务发展报告》等皮...
杨一介,1969年生于云南鹤庆。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1991年从云南大学法律系毕业后到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工作,历任书记员、助理审判员、审判员。在法院工作期间,攻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民商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先后获得法学硕士学位和法学博士学位。2004年-2006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工作。2006年至今,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工作。耶鲁大学农业研...
刘长全,安徽合肥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兼任中国林牧渔业经济学会秘书长,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与产业经济岗位科学家。长期从事农村产业经济、区域经济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农业结构、粮食安全、农业布局、奶业经济等。公开出版独合著学术著作3部,在《中国农村经济》、《统计研究》、《中国农村观察》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多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崔红志,管理学博士,1964年11月出生,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农村组织与制度研究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村改革与发展、农村组织与制度、农村社会保障、老年农民福祉。主要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相关部委奖励、杜润生农村发展研究奖、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成果奖。
近日,农业宏观战略研究创新团队研究发现,获取农业机械收获服务可以显著减少农户弃荒耕地的概率和比例。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agriculture(农业)》(JCR一区期刊),并被期刊推选为亮点文章(Feature Paper)。
淡水渔业捕捞是湖泊、水库和河流等水生态系统面临的一个主要人类活动压力,过度捕捞通常导致鱼类等水生生物的自然种群结构发生变化,有时可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失。从全球范围来看,内陆水域主要存在两种渔业捕捞方式:一种是针对目标鱼类的选择性捕捞,另一种是针对整个鱼类群聚的非选择性捕捞。针对整个鱼类群聚的非选择性渔业捕捞方式在我国内陆水体十分普遍并已持续了几十年,但其对生态系统的具体影响仍不清楚。
材料结构研究所始建于1957年,是我国水利、交通、能源行业最早成立的材料结构专业研究机构之一,设有水工新材料研究室、腐蚀与防护研究室、水工结构研究室、交通工程结构研究室、无损检测技术研究室、工程材料质量检测研究室、工程监测与信息化研究室等七个专业研究室。专业致力于工程新材料开发应用、腐蚀与防护、工程质量检测与监测、工程结构安全评估,以及结构动力抗震试验与分析等方面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技术咨询。材...
水环境动态性是环境科学和生态学在水域生态系统的主要交叉研究主题之一。根据水域生态系统边界特征,水环境动态性关联机制包括外部和内部两方面,一是从环境科学角度看水环境动态性受到系统外部因素的驱动,例如流域内气候水文和人类活动叠加作用下水体环境变化;二是从生态学角度看水环境动态性与系统内部水生生物之间具有相互作用,如通过有机物生产和分解等过程改变水体的环境。水体野外原位观测数据和科学文献与日俱增,为环境...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