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 >>> 理论经济学 >>>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 比较经济学 经济地理学 发展经济学 生产力经济学 经济思想史 经济史 世界经济史 中国经济史 经济史其他学科 国民经济学 管理经济学 数量经济学 技术经济学 生态经济学 城市经济学 资源经济学 环境经济学 物资经济学 信息经济学 财政学 税务管理学 货币银行学 保险学 国防经济学 经济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理论经济学 影响与对策相关记录43条 . 查询时间(0.543 秒)
选取1998 ~ 2014年和2007 ~ 2014年两个时间段全国31个省级地区的面板数据,分别研究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下教育财政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31个省级区域中,宁夏的教育财政投入经济增长弹性排名最高,吉林和内蒙古的排名也比较高,辽宁、贵州的排名上升很快,山东和江苏的排名下降很快等;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城乡和不同层次的学校资金分配结构不均衡、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经费使用不合理、人才培...
本文以实例分析的方式阐述了供电企业对低收入家庭免费用电量资金返还的会计和税务处理,探讨了供电企业在进行公益行为时纳税负担增加的原因,并提出了一系列改进措施,以提高企业公益捐赠的积极性。
本文通过对广东省港口企业进行问卷调查,测算出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对港口业的具体影响程度。调查结果表明,“营改增”加重了试点港口企业的税负。对此,笔者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国家制定相关政策,给予企业更多税收优惠。
由美国房地产次贷引发的金融海啸,让整个世界的金融面临着威胁与挑战。房产泡沫对金融体系、以致对社会经济都造成破坏性的影响。目前,金融安全问题已困扰着我国经济增长。为了避免中国重蹈日本、东南亚之覆辙,我国应采取统一法律、制定合理的土地税制,提高土地持有者的使用效益。同时,应完善信用机制,改善信贷机构竞争环境,抑制投机行为,促进金融中介最大程度的发挥作用,以防范房地产业泡沫的金融风险,保障金融安全的发展...
全球性金融危机引发了会计界与金融界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争论,虽然金融危机目前已经缓解,但是后危机时代公允价值的争论仍在继续。本文在厘清公允价值与金融危机关系的基础上,分析公允价值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并从金融稳定的视角提出完善公允价值计量的相关措施。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民币在边疆地区跨境流通的现象日趋明显,不仅给中国和周边国家带来了收益,也会对中国带来诸如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减弱、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增大、人民币与周边国家货币汇率风险加大和反洗钱难度加大等一系列金融安全问题。因此,人民币的跨境流通已经超越了简单的外汇管理问题,涉及到中国开放经济下的金融安全,研究如何防范和化解风险的对策成为中国实现开放条件下金融稳定与安全的迫切需要。
资本在国际间大规模地频繁流动已成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等发达国家在全世界范围内倡导金融自由化政策,广大发展中国家加大了金融市场开放的力度。可以说,资本流动程度对一国稳定政策的短期效果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基于此,如果对国内外金融市场联系的强弱程度知之甚少,对经济运行就有可能作出一些自相矛盾的经济分析和政策决策。因此,评估资本流动程度对于决策者制...
去年年末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已经引发了全球各主要经济体不同程度的衰退。
国际短期资本对于活跃国际金融市场及促进国际资本的全球合理配置具有积极的作用,但其流动的两面性,也常常令各国陷入两难境地。在我国流动性仍然宽裕,加息及人民币升值预期强烈的影响下,国际短期资本流入的加速及投机套利热钱的身影在中国愈加凸显。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后新的国际金融形势,加强国际资本特别是短期资本流动的监管研究意义重大。
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我国开放金融市场是必然趋势。中国证券市场在2002年引入QFII,在2006年成立QDII。在世界金融风暴席卷之时,这两只证券市场金融衍生品的诞生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安全问题引起了关注。文章分析QFII、QDII对中国证券市场安全性的影响,认为应完善相关制度;提高金融监管水平,从根本上保障我国证券市场的安全。
尽管我国的经济增长依然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是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不容乐观,收入分配的不平等已经进入了一种不容忽视、不容乐观的状态。本文将从我国收入分配的现状、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目标、原则以及具体措施等方面针对如何缩小我国国民收入差距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世纪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进程促使国际分工发生巨大变化,以产品为界限的传统国际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就演变为同一产品内某个环或某道工序的专业化分工———全球价值链分工。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出现导致了国与国之间的比较优势由传统的最终产品优势转移到全球价值链的各个环节上,不仅促进全球产业体系的重构,而且导致国际市场竞争、各国生产组织方式、资源利用等方面的深刻变化,最终影响国家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方向与速度。
新修订《保险法》重点加强了对被保险人利益的保护,为了适应新保险法相应的规定,保险公司原来的运营规则和业务流程也应作相应的修订。本文从新修订保险法与修订前保险法明显的变化,结合司法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揭示保险公司在运营中应加强业务制度设计内容,以保持与新保险法立法精神一致,防范风险,合规经营。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于2009年2月28日修订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以下简称“新《保险法》”),并已于2009年10月1日施行。新《保险法》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加强被保险人权益的保护、加强监管和防范风险。新《保险法》的修订对保险业的依法合规经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将引导我国保险行业进入可持续发展的快车道。
加入WTO对中国保险业的影响及其对策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