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 >>> 世界经济学 >>> 国际货币经济学 >>>
搜索结果: 211-225 共查到国际货币经济学相关记录299条 . 查询时间(5.946 秒)
本文回顾了国际货币体系的历史沿革,印证了“国家”与“市场”之间的冲突逻辑,强调每一种货币制度都取决于特定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本文指出当前的牙买加体系的内在缺陷主要在于美国霸权的存在和“调整”的非对称性,使该体系缺乏广泛遵守的国际准则以进行国际协调。人民币汇率机制的变革,应当符合中国的长期利益,屈从外在压力而升值缺乏法理和现实的依据,况且中国尚不具备使人民币升值的客观条件。在推进国际货币体系变革的同...
浅析东亚货币一体化     货币一体化  东亚       2008/6/3
   2006年5月4日第六届中日韩三国财长会议于在印度安得拉邦首府海得拉巴举行。中国财政部长金人庆、日本财务大臣谷垣祯一和韩国财政经济部长官韩德洙在这次会议上,就区域经济展望、区域财金合作等交换了看法。就为东亚各国货币设立一个可供比较的外汇指标、成立“区域货币单位”一事,3位财长协商后同意,将就此问题开展长期讨论。这是中日韩三国财长首次就区域币单位的协商事宜达成共识。这一设想...
   欧洲货币联盟的启动,欧洲单一货币——欧元的诞生,给半个世纪以来在美元基础上的国际金融市场和国际货币制度带来了一场变革,随后经验表明,欧元在抵御金融动荡,维持金融稳定方面表现出色。在欧元区的成功运作的基础上,亚洲建立统一稳定的新货币体制是否可能?本文以最优货币区理论为理论基础,将东亚地区与西欧的各项经济指标相比较,结合亚洲经济环境,分析东亚货币一体化的可行性,并针对亚洲...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IMF),是根据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召开联合国和联盟国家的国际货币金融会议上通过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而建立起来的。几十年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发展变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紧密相连,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要求。    一...
   当代全球经济失衡已引起越来越多的人对世界经济的担忧,为什么美国能维持高消费、低储蓄的经济结构而任由贸易赤字及对外债务的累积?而东亚地区又为何甘心为美国的过度消费买单?在关于全球经济失衡的原因的争论中,谁应当承担首要的责任?人们常常陷入到底是蛋生鸡,还是鸡生蛋的怪圈。本文认为,当代国际货币体制的失衡是导致全球经济失衡的重要原因,甚至是导致全球经济失衡的基础条件。自1973年布雷...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将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2.1%,同时调整原有盯住美元的汇率机制,转而采用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中国现在正在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经济大国,人民币在国际上的地位也得到了提高。亚洲区域货币合作是目前国际经济理论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而近来的人民币升值对人民币朝向亚洲区域货币方向迈进产生有利影响。  一、亚洲区域货币合作的背景  为适应国际经济...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简称IMF,是根据《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简称《基金协定》于1944年)创建而成。成立之初的IMF的主要功能是:第一,管理功能。通过采取黄金-美元本位制和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即,各成员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一般只能在平价上、下各1%的幅度内波动)建立了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法律制度以规制各国汇率,并基于《基金协定》第8条“...
目录 第一章 21世纪的序幕——人民币升值压力 第二章 升值背景:人民币升值压力生成机制 第三章 升值动力:劳动生产率和工资变化差异 第四章 升值诱因:外资-出口拉动型发展模式 第五章 金融开放与汇率机制的交点 第六章 中国作为债权大国的金融开放策略调整 第七章 通往开放:外汇管理体制改革 第八章 新世纪的汇率制度改革 第九章 人民币汇率和汇率制度前景展望 ...
IMF:通胀已成全球经济头号大敌     全球经济  通胀  IMF       2008/5/16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首席经济学家约翰逊26日表示,全球经济今明两年增长预计将达到5%左右,略高于先前预期。不过,由此而来的通胀压力可能进一步加大,这也成为世界经济当前的最大风险所在。   经济增长加快   约翰逊在周二的一个简短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全球经济增长步伐快于两个月前的预期,预计今明两年全球经济增长速度将达到5%左右,略高于IMF在今年4月份预测的4.9%的水平。IMF在4月发...
IMF要与大国磋商解决全球失衡     全球失衡  IMF       2008/5/16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应与全球11个最重要经济体进行磋商,就减少全球经济失衡的政策改革事宜达成共识,主要的私营部门贷款机构昨日敦促说。   代表345个国际金融机构的游说团体国际金融协会(InstituteofInternationalFinance)表示,这些磋商最终应促成召开一个联席会议,由IMF在这个会议上宣布其推动世界经济更平稳发展的计划。   该协会...
从蒙代尔三角看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
当前固定汇率制与货币总量目标制的内在冲突.
2005年7月12日,应上海社会科学院的邀请,美国华盛顿国际经济研究所资深研究员拉迪教授(Nicholas Lardy)前来上海社会科学院作学术报告,题为“人民币汇率与美国的政策”。此次会议吸引了100多位专家学者,会上讨论气氛浓郁,取得了圆满成功。 拉迪教授是美国中年一代最重要的中国经济专家之一,对中国友好,长期研究中国改革与对外开放,近年来高度关注人民币汇率...
2005年7月21日人民银行宣布对中国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行改革,并一次性地将人民币汇率水平提升2.1%,此后,中国人民币汇率将参照一揽子货币进行调节,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应该说,我国此次人民币汇率调整远远低于国际社会的预期。就在人民币汇改政策刚刚出台之后不久,一些国际金融机构纷纷预测:这次人民币汇率调整只不过是人民币未来升值的第一步,自此之后,人民币可...
汇率分析范式转换与人民币汇率问题研究.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