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 >>> 世界经济学 >>> 国际货币经济学 >>>
搜索结果: 136-150 共查到知识库 国际货币经济学相关记录205条 . 查询时间(1.22 秒)
人民币汇率:相关问题与理论思索。
自20世纪70年代初期日本成为经济大国之后,“日元国际化”问题便提上了议事日程,但迄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爆发为止,“日元国际化”始终是一个被动的过程。在美国掌握着“金融霸权”的情况下,日本作为一个典型的“贫易国家”,企图通过直接的货币国际化挑战美元霸权的结果是悲剧性的,“日元国际化”进程自然陷入了困境。1997年之后,日本开始调整其以往的“日元国际化”战略,积极谋求提升日元在亚洲地区国际货币的...
2003中国货币政策盘点     中国货币政策  2003       2008/5/14
2003年中国货币政策可谓好戏连台,从年初开始闹得沸沸扬扬的人民币汇率问题,到年中掀起轩然大波的“12l’,房贷政策,然后再到下半年于无声处听惊雷的准备金率调整,最后在年底又悄然推动利率市场化,无不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货币政策之一:维持稳定的人民币汇率 从2002年12月日本的黑田东彦鼓吹人民币应该升值开始,国际上要求八民币调整汇率的舆论不断升温,随着美国财长斯诺和联储格林斯潘的加入,人民...
本文在对Feldstein-Horioka之谜及相关研究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利用1978-2004年的数据,分析中国的储蓄-投资关系,得出如下结论:在长周期样本中,中国国内储蓄和投资之间存在较高的相关性,并且国内投资对国内储蓄的敏感系数较高;在分阶段的短周期样本中,资本流动性的变化对储蓄-投资关系没有显著影响;资本流动性不能解释中国储蓄-投资关系的特殊表现,主要原因之一是储蓄行为和投资行为的不可分...
由于中国与亚洲其他国家之间存在不对称竞争压力,所以亚洲其他国家对人民币的汇率稳定要求要高于中国对亚洲其他国家货币的汇率稳定要求,这样,中国在亚洲汇率协调中就处于非常有利的地位,中国没有必要和亚洲其他国家实行以共同货币篮子为基础的汇率协调机制。本文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可供选择的汇率协调机制的可行性分析,明确提出人民币的亚洲战略目标应该是谋求人民币在亚洲的关键货币地位,并指出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使人民币...
自2002年欧元进入流通以来,欧元区经济表现一直不见起色。本文对货币一体化的效应进行了深入分析,试图给出上述现象的一种经济学解释。本文发现货币一体化对欧元区经济产生了以下几方面的不利影响:第一,货币一体化产生的通货膨胀效应;第二,货币一体化造成的差别产品效应和竞争力的削弱;第三,货币一体化带来的组织呆滞效应。基于上述分析,本文认为,欧元区货币一体化对该地区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弊大于利,欧元并非一种成...
...... 四 人民币汇率政策调整的国际反映    中国人民银行7月21日汇率政策改革之后,国际上普遍做出了积极反应。总体上看,来自国外政府、经济学家和金融市场上的观点均认为,这是中国的汇率制度逐渐走向灵活的开始,汇率调整有助于中国的宏观政策得到更多的灵活性,也会对全球国际收支失衡的改善起到帮助作用。当然,由于立场不同,来自国外的观点中也夹杂着一些复杂的感受。    (一)政客:观望中的...
货币统计与货币层次的划分对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首先分析了货币定义的不同方法及其理论渊源,然后介绍了各主要国家在货币统计与货币层次划分的实践。本文认为,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创新也创造了很多具有支付功能的金融工具,按照金融工具持有者的资产流动性或发行者的负债流动性原则来定义货币和划分货币层次,已经有些不合时宜。因此,货币统计与货币层次的划分要以一项金融工具是否具有支付或结算功能为依据,...
人民币汇率成为近几年来国内外关注的焦点。认为人民币币值严重低估的学者指出,中国可贸易品部门相对于不可贸易品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增长很快,因此导致人民币真实汇率被低估。也有学者根据中国近年来贸易顺差增长过快指出人民币需要大幅度升值以恢复贸易平衡。本文认为“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假说”中阐述的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变化对真实汇率的影响在中国并不成立,而且中国的贸易顺差增长中有虚假的成分,所以人民币币值并没有被严重...
霸权稳定论指出,霸权国提供公共产品乃是维持国际经济体系稳定的保证。而本文的分析指出,当前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不稳定性恰恰来自于美元霸权。当前美元霸权的行使体现为牙买加体系下的中心-外围构架。位于中心的美国获得了铸币税以及通货稳定的收益;而外围国家则更多地承担了通货膨胀和金融危机的成本。这种不平衡的构架注定是不会持久的。当前美元霸权对中国的影响包括人民币升值压力、外汇储备的效率损失和汇率风险,以及“冲...
迄今为止的国际货币体系全都呈现出中心-外围式构架,并且伴之以通货(金融资产)和实体资源的流动。位于这一架构中心的国家通过通货获得了实体资源的注入,得到了铸币税的好处,位于这一体系外围的国家通过输出实体资源获得了国际流动性和金融资产。在全球化和多极化的世界里,单中心架构的国际货币体系不具有系统相容性,因此区域货币充当世界货币的多中心构架将成为未来国际货体系的演进方向.
我国国际收支的巨额顺差和不断增加的外汇储备对人民币升值产生了巨大的压力。作者认为汇率问题实质上是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均衡发展的问题。文章分析了劳动生产力相对成本与汇率的关系后指出,我国和美国的职工工资总体水平的相对增长与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增长不同步是人民币汇率问题的症结,并提出了保持工资与劳动生产率同步增长来化解人民币升值压力的设想。
[背景简介] 中国人民银行于2005年7月21日宣布人民币汇率体制调整,在国际上引起很大反响。为国内读者所熟悉的斯坦福大学教授麦金农随后不久在《华尔街日报》发表文章,对这次改革提出许多批评意见。同样为国内读者所熟悉的、长期研究中国经济问题的普林斯顿大学教授邹至庄看到麦金农文章后,以电子邮件方式与前者进行了数个回合的意见交换,提出了与麦金农针锋相对的不同看法。下面刊载的是经过邹至庄教授整理和同意发表...
一 前 言 如果当前的宏观经济被确诊为“过热”,那么,造成经济过热的原因当中人民币升值预期难逃其咎。如果不是人民币升值预期,不会有那么多的外资争先恐后地进入中国的房地产业,为局部的房地产泡沫推波助澜;如果不是人民币升值预期,货币当局自去年以来的一年多时间内也不会面临那么大的外汇占款压力,基础货币供给上升速度也可能要平稳的多;还是因为人民币升值预期作怪,货币当局在通过控制供给预防经济过热的时候,手中...
本文在一个贸易品/非贸易品两部门模型中,讨论了真实汇率外生条件下部门之间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差异对产业结构与贸易余额的影响。我们发现,在保持名义有效汇率固定与国内物价水平稳定的货币政策组合下,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所带来的贸易品部门相对非贸易品部门更快的全要素生产率进步所带来的不仅是经济增长,同时还会造成(1)工业/服务业产业结构扭曲;(2)贸易顺差扩张;(3)工资水平下降,并阻碍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