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学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库 三角洲相关记录36条 . 查询时间(0.106 秒)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空间:合作,分工与差异
城市金融产业高度集聚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经济现象,区域中心城市在金融产业集聚过程中会产生对周边腹地的辐射效应。本文选取2007~2011年最新数据对珠江三角洲区域9个城市的金融业集聚度进行实证分析;论文主要运用威尔逊模型,对珠江三角洲区域中心城市的金融辐射力进行测算,得出其辐射半径,从定量的角度考察珠三角金融业集聚的辐射效应,以期为珠三角区域金融资源的优势互补和网络优化提供一定的决策参考。The hi...
改革开放以来,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龙头,在三角洲的开发和区域经济发展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目前,在国家大力开发黄河三角洲的政策背景下,随着这一国家战略的实施,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建设具备了一定的优势,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应该借鉴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发展的经验,依靠区位优势,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积极引进人才,实现产业升级,建立以东营市为核心的城市群,走自主创新的可持...
从生物学的共生理论出发可以看出,树立共生思想,突破行政区划限制,加强区域旅游合作,构筑和谐旅游空间,共同提升黄河三角洲旅游品牌的知名度与竞争力,是黄河三角洲区域旅游业发展的大趋势。以滨州与东营两市为例,从两地旅游资源、空间关系与交通网络、文化渊源、合作意愿等来看,黄河三角洲具备区域旅游共生的可行条件。黄河三角洲区域旅游的共生模式主要包括资源共生、管理共生、利益共生和环境共生四个方面。该模式的运行是...
当前,国际环境风云变幻,经济发展扑朔迷离。深入探讨与正确把握国际、国内与区域未来的经济发展趋势,对于制定“十五”规划极为重要。本文着重探讨长江三角洲未来经济发展的五大趋势。
2009年 11月 23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 规划》),标志着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是我国第一个以“ 高效生态经济”为功能定位的区域发展规划,是我省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里程碑。一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规划》的实施,省委书记姜异康、省长姜大明多次主持会议研究,对贯彻落实好《规划》,加快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
基于黄河三角洲3期遥感影像,以垦利县为研究区,综合运用RS与GIS技术,通过构建土地盐化指数、土地盐化综合指数、土地变化驱动力重心与向量模型等,对研究区1987—2007年的盐化土地动态及其驱动力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垦利县的土地盐化程度呈现了重—轻—重的变化趋势,区域内盐化程度由沿海向内陆依次递减;且以黄河为轴线对称分布,黄河沿岸以及地势较高的西南部盐化程度较低。重度盐化土地先减后增;中度...
长江三角洲包括上海,江苏南部沿江的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扬州、南通、泰州,以及浙江东北地带的杭州、宁波、绍兴、嘉兴、湖州、舟山、台州,总共16个城市,面积约为11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约1%,占全国总人口不到6%。区域内工业基础较好,人力资源丰富,技术开发能力较强,民营经济十分活跃。2006年长三角的生产总值已达到39 525.72亿元人民币,占到全国18.9%,长三角是目前中国最大的经...
创业环境评价是按照一定的评价标准对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创业环境现状进行定性和定量调查分析,将创业环境用指数予以量化,其有利于各地区创业活动的比较,并对创业者创业地点的选择和对创业政策机制的改善产生一定的积极意义。通过提出城市创业环境指数的概念,并建立指数框架体系,运用一定的数学方法对长江三角洲部分城市的创业环境作出评价。
借鉴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本论文选择了涵盖18个指标的循环经济评价体系,对长江三角洲地区16个城市的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实证研究,根据因子分析法找出经济发展、资源消耗程度、再利用及资源化程度是现阶段影响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它们对循环经济的贡献率分别为18.09%、17.88%、13.97%和11.16%。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按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衡量,长三角地区明显发育着三个亚城市圈,说明以上海为...
借鉴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本论文选择了涵盖18个指标的循环经济评价体系,对长江三角洲地区16个城市的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实证研究,根据因子分析法找出经济发展、资源消耗程度、再利用及资源化程度是现阶段影响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它们对循环经济的贡献率分别为18.09% 、17.88%、13.97%和11.16%。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按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衡量,长三角地区明显发育着三个亚城市圈,说明以上海...
三角经济一体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经济区的产业分工布局问题日渐超越行政区的利益分割,成为学者和企业的共识。结合对软件产业的长期研究基础,试图基于利益均衡和演进的视角,通过单一产业的研究,借助生产性服务业的联系机制,对长三角经济的协调优化展开研究。首先给出生产性服务业分工布局的相关理论综述,接着简要描述了长三角软件产业现状,进而分析了软件产业分工合作的基本情况,并着重分析了目前已有的软件产业分工...
在系统分析和总结前人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泛珠江三角洲区域的特点,构建了由3个层次指标组成的区域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剖析了投影寻踪技术的实质,针对评价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数据具有高维、非正态特性而不适合用传统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的实际,提出了应用该指标体系和投影寻踪技术综合评价区域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新方法,对泛珠江三角洲区域科技资源配置的现状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价。
利用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土地利用统计数据和气象站常规观测资料,结合NOAA/AVHRR、MODIS反演的月地表温度数据,定量考察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热岛增温效应对区域温度气候趋势的贡献,结果表明:① 1992-2003年长江三角洲城市化经历了一个快速的空间扩展过程,宁镇扬、苏锡常、上海大城市区、杭州湾4个城市群构成了一个 “之”字形城市带,城市群之间出现城市化连片趋势,城市带区域内1961...
破碎化是当今地表自然景观演化的重要形式。基于县 (区) 行政单元,利用GIS技术和景观生态方法,定量探讨了长江三角洲生态用地破碎分区及其城市化关联,研究结论有:① 建立了生态用地破碎度综合模型,并与城市化规模和空间构型等参数聚类,将全区划为2个高破碎区、3个中等破碎区和2个低破碎区;② 基于区县尺度和30 m分辨率影像的生态用地破碎度是城市化、生态用地特征及其他干扰源的综合表现,与城镇化水平和城...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