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学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2007-2008年相关记录15条 . 查询时间(0.269 秒)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2007-2008年国家课题立项情况。
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2007-2008年申请及授权专利。
我国能耗的上升不仅来自于工业化结构升级这一基本背景,还来自于我国现 有的基于规模扩张的增长模式,但能耗总量上升不仅直接受到能源可供量的制 约,而且单位产值能耗的上升必将使经济增长最终陷于不可持续;通过数据的分 析表明我国能源价格的上升短期内会对能耗高的产业带来比较大的成本压力,从 而对我国现有经济结构带来较大的冲击,并推动物价总水平上涨,但在长期则提 供了推动产业升级和增长方式转换的契机...
本文首次考察中国分权式改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已有研究强调中国分权式改革 对地方政府的激励作用,从而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但经济发展带来的严重环境污染问题, 要求全面评估分权式改革的环境成本。本文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利用中国1996-2004 省级面板数据,对财政分权和中国环境质量关系进行检验,发现两点结论。首先是财政分权 度的提高对环境质量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说明分权式改革可能会导致地方政...
我国财政收支经历了多年的高速增长,但支出结构不合理,导致财政资金的利用效 率不高。当前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财政支出在各个项目之 间的分配不合理,基础教育、社会保障等重要领域的财政投入长期不足;二是财政资金在中 央与地方间的分配不合理,中央与地方的财权与事权不匹配;三是财政资金在地方间的分配 不平等,人为地扩大了地区间的经济差距。财政支出结构所存在的上述三方面不合...
从历史经验中可以发现, 90 年代后期的两次金融动荡推动了全球经济失衡的积 累,为中国经济的非均衡增长模式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所以,2007 年以来的金融动荡 是否会对中国经济带来风险,关键就在于当前的全球经济失衡状态是否会因为金融动荡而出 现调整或逆转。作为全球经济失衡关系最重要的一极,美国在贸易失衡中有其自身的内在维 持和强化机制。目前的金融动荡并没有显著提高美国净资本流入的易变性,...
本文用融资额与股票市值之比、新股IPO 发行上市后一定时间的收益率的 方差分析和上市公司的收购兼并及控制权转移行为对股权分置改革前后股票市 场的融资、定价和资源配置功能进行了比较研究;也对近年来上市公司的经营绩 效进行了研究,以进一步分析股权分置改革后的公司治理和资源配置能力;最后 通过对居民股票财富的增长和上市公司股东财务状况改变的分析,探讨股权分置 改革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
中国经济中的金融部门和实体经济分离的原因相当复杂,但主要是由经济的 基本面所推动的,是在外部需求和现行汇率制度下长期被动累积的结果。金融部 门和实体经济分离带来的股票价格和房地产价格的大幅波动已成为当前经济中 的重要问题;与此同时,宏观流动性过剩的态势并没有反应在微观企业层面,即 没有反应在企业财务流动性的改善上,金融部门和实体经济之间存在明显的分 离。在当前整体经济基本面向好的情况下,...
2006 年以来中国货币当局为缓和流动性过剩和通货膨胀问题采取了包括央行票据、存 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利率在内的数量工具和价格工具。本文研究发现,在外汇储备快速增长 的背景下,数量型工具的作用有限,其紧缩效果在较短时间内即被外汇占款增长所抵消。真 实利率对中国总需求和宏观经济波动有明显的推动作用。由于名义利率调整滞后于价格水平 上涨导致真实利率下降,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货币当期通过数量工...
2001年加入WTO后,外部需求带来的大量贸易顺差导致了中国经济外部不 平衡,外部不平衡和金融控制政策两者共同导致了中国金融资产结构的不平衡。 资产结构的改变使资产价格的波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1)由于金融 机构的资金来源与资金运用结构性的不匹配,导致金融机构资产的市场价值对利 率变化更为敏感,金融机构资产的市场价值存在越来越严重的利率风险暴露;(2) 固定资产投资开始对利率敏...
中国经济具有投资驱动和资本深化的内生性增长特征,其容纳滞后效应的 潜在国民收入能够较为准确度量实际经济周期和解释实际经济波动。由于经济增长速度部 门分布的离散性是与总体经济增长速度正向相关的,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必然伴随着各经 济部门的非平衡增长。中国能源使用效率持续改善,然而服务业与非服务业的生产过程在 能源使用密集方面无明显差异
2007 年,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与低通货膨胀的良好配合格局,在将 核心CPI 指数上涨率控制在2%以下的同时实现11%以上的实际GDP 增长速度。中国 宏观经济管理应该继续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采取中性的需求管理政策 取向,在总体经济景气进入收缩阶段后延续其繁荣形态。
2007 年,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与低通货膨胀的良好配合格局,在将 核心CPI 指数上涨率控制在2%以下的同时实现11%以上的实际GDP 增长速度。中国 宏观经济管理应该继续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采取中性的需求管理政策 取向,在总体经济景气进入收缩阶段后延续其繁荣形态。
2007 年中国宏观经济延续了2006 年的强劲扩展趋势,在总需求与总供给同步提升过程 中,实际GDP 与潜在GDP 的正向产出缺口进一步扩大,来自实体层面的过热压力进一步加强, 但由于技术进步与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大幅度缓和了成本提升和需求加速的冲击,来自产出 缺口的通货膨胀压力依然在可控区间,中国宏观经济依然在总供给与总需求基本平衡的健康 轨迹之上运行。在适当政策的控制下,中国未来的经济...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