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学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中国货币政策相关记录19条 . 查询时间(0.775 秒)
李克强总理在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确立了今年中国货币政策的总基调:“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与去年报告中的“灵活适度”相比,今年的货币政策表述更加强调“精准”,这和2020年7月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2020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及2020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的表述一脉相承。“精准”一词的使用意味着未来的货币政策将在关注总量的基础上更加重视结构,总量合理适度、结构更...
基于开放框架下包含资产价格的扩展泰勒规则,分别以利率和货币供给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价格型和数量型调控模式,从静态和动态视角对两种货币政策调控模式在我国的适用性进行比较研究,可以发现:无论是静态分析,还是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动态稳健性分析,在我国现阶段利率尚未完全市场化的背景下,以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价格型调控模式并非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的最佳选择;相比较而言,以货币供给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数量型货币...
信贷量和M2是货币政策有效的中介目标。中国货币政策调控的基本逻辑是:通过准备金率调整和央行票据来对冲外部冲击带来的外汇储备的增加,从而控制经济中的信贷量和M2。但这样的调控模式会导致三大问题:(1)进一步强化数量型调控,利率难以有效起到优化信贷结构的作用,那么当前快速膨胀的信贷可能会导致银行坏账的增加;(2)过于依靠准备金率的对冲办法带来了央行的对冲行为替代了银行的商业化行为这一矛盾,使得货币政策...
从我国目前的金融政策来看,主要采用的是总量控制的货币政策。这种货币政策忽略了金融结构的差异性因素。本文主要从金融差异为基点,来分析和研究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以及对造成货币政策区域差异的原因。
开放经济条件对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有着复杂的影响。通过修正的Karras模型, 运用中国1995年第二季度—2010年第三季度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 结果表明, 经济开放度的提高将削 弱中国货币政策的产出效应, 但2005年的汇率改革对产出的影响并不显著; 货币政策对价格的影响将随着经济开放度的提高而加强, 但汇率改革却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货币政策的价格效应。
传统“泰勒规则”的线性设定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宏观经济背景和政策作用时间不同,货币政策规则可能是一种非线性系统。本文将“泰勒规则”扩展为一种具有时变通胀目标的区制转移“泰勒规则”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中国1992—2009年的货币政策反应方式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规则具有明显的区制转移特征,不同区制反映了利率对通胀和实际产出的不同政策反应关系;在区制2,政策规则表现为一个稳定的“泰勒...
开放经济下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一直是国际宏观经济学理论和实证研究的热点,也是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面临的重要课题。考虑到IS曲线和LM曲线表示的行为方程在中国基本成立的实际,构建了引入经济开放度的IS-LM-BP模型,并利用1985—2007年度数据经济开放度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得到:第一,在目前不完全对外开放下,我国货币政策在短期内仍具有非中性特征;第二,通过我国各层次的货币供给量(M0...
进入2009年下半年之后世界各国关于经济“已经复苏”的呼声越来越高;各国政府和央行都传达出经济危机治理政策收效显著的信号。随着经济形势转好,以及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不断上涨,引发了学术界和各国政策制定部门关于是否应该收紧货币政策的争论。随着澳大利亚央行在2009年10月上调基准利率之后,这个争论更加激烈。本研究主要在分析全球货币政策可能发生调整的潜在背景下,考察中国货币政策可能面临的挑战,已经货币政策...
上述问题并不意味着人民币应该对美元升值,虽然理论揭示本币升值是紧缩性的。考虑一次性大幅升值的情形,大量出口企业将立即倒闭,失业增加,经济增速下滑,这一成本超过任何由人民币一次性升值所带来的收益。渐进升值呢?人民币升值预期将再次被放大,热钱将以惊涛骇浪之势加速流入中国,不仅会进一步助涨中国的资产泡沫,而且会让通货膨胀加剧,资产泡沫和通货膨胀变得更加不可控制,结果是适得其反。且中国作为原材料、大宗商品...
采取人民币盯住美元的策略极有可能在2010年导致中国货币政策进退失据。为减轻货币当局的决策之难,官方要在各种场合宣称人民币盯住美元的策略在近期不会改变,以抑制国际市场人民币升值之预期,减缓“热钱”流入;可以试着逐步有序打通中国中小投资人进入国际资本市场的通道,避免大量资金扎堆于股市和房市。 
货币政策效应问题一直是理论界与实务界讨论的热门话题。2007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连续10多次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到2008年6月25日存款准备金率达到17.5%的历史高位。央行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控制通货膨胀高企(这一“巨斧”在西方发达国家是很少采用的,即使采用,次数也是很少。经济学者和有关管理当局都认为,采用这一手段会导致通货膨胀的大幅度降低),但是结果却令人吃惊,通货膨胀依然很高。中国货币...
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发展,但是必须看到的是在目前大好形势下的严重的宏观经济内外失衡问题。当前中国内外经济失衡现状描述为对内消费不足,而投资和储蓄过度,且储蓄大于投资;对外国际收支顺差持续增长,由此带来的后果是金融风险和经济泡沫不断上升,导致金融危机的因素不断累积,影响经济增长的持续性。为了应对当前形势,中国人民银行频频利用货币政策工具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在金融市场不发达、利率管制等约束下,中央银...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了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手段调节货币供给量或信用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中国中央银行采用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
90年代以来,中国的金融市场在结构上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股权分置改革以来,资本市场在我国经济发展和运行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2007年,中国股市呈现历史上少有的一片繁荣,老百姓纷纷入市,个人投资在家庭中所占的比重大幅度提高。换言之,资本市场将成为货币政策传导的重要渠道,在政策传导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当年众多货币政策的出台,目标直指股市,但其结果在...
2003中国货币政策盘点     中国货币政策  2003       2008/5/14
2003年中国货币政策可谓好戏连台,从年初开始闹得沸沸扬扬的人民币汇率问题,到年中掀起轩然大波的“12l’,房贷政策,然后再到下半年于无声处听惊雷的准备金率调整,最后在年底又悄然推动利率市场化,无不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货币政策之一:维持稳定的人民币汇率 从2002年12月日本的黑田东彦鼓吹人民币应该升值开始,国际上要求八民币调整汇率的舆论不断升温,随着美国财长斯诺和联储格林斯潘的加入,人民...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